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 >> 

扬子江

扬子江

    扬子江

  • 作者:孟赫莘分类:现代主角:宋弈之 华九明来源:长佩时间:2023-04-26 15:21
  • 主角为宋弈之华九明小说叫《扬子江》,作者:孟赫莘,小说剧情精彩,吸引眼球,实力推荐大家观看。扬子江主要讲述了:华九明有自己想要做的事,但最后他却是以家人刀兵相见。
  • 立即阅读

精彩段落

汴都秋日夜里的月光如霜一般,宣室殿前的树叶被清冷的风吹到沙沙作响,地上树枝的影子随着风一直摇晃。

“二哥”华九明望向宣室殿阶前,轻唤着。

华思俨身着的月白色衣袍已经被血沾染斑驳,与华九明相似的眉眼安静的低垂着,半边的脸沾着不知哪里溅到的鲜血,不错目地盯着左手还握着未出鞘的刀,仿佛坠入魔道的谪仙,温声道 “这刀,还是长兄送我的。”

他双眼无神,颓然看向华九明一身漆黑铠甲,无声笑起来“阿湘,你来迟了。”

“二哥,何至于此。”华九明此时已经走近宣室殿,少年人声音清冷,不解骨肉兄弟因何会行差踏错至此,“把父皇和长兄交出来。”

华九明手持长刀,紧皱着眉头,“二哥”语气中已带了恳求,他真的希望兄友弟恭相安无事,却不得不抬起手来示意身后的弓箭手举弓准备。

“阿湘”二皇子止住笑容,盯着华九明的眼睛,好像在透过这双眼睛看着别人“我说了,你来晚了,父皇已经不在了,长兄也跟着去了。”

今夜格外萧寂,风也悄然消失,四下静的让人心慌,皇宫内遍地鲜红,血色顺着玉阶上的龙纹,缓缓流下。

太冷了。

少年人无法理解这样的悲痛究竟因何而起,又从何而来。

华九明握紧手中的刀,脚下似被万斤钢索缠住,动弹不得,他想挽留。

华思俨已经缓步走下玉阶喃喃道“前路漫漫,阿湘你要珍重。”

眨眼间刀出鞘,映射出冰冷的光闪的人眼前一花,华九明还来不及做出反应,二皇子已经自刎在宣室殿阶前。

脖颈间喷出的血液还带着温度,猝然溅到华九明的侧脸,染红了那只桃花眼。

宽大的袖袍翩然落地,眼前人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无法动弹。

半晌后才听见撕心裂肺的一声哭喊,“二哥!”

毫无回音,风又回来了,在耳边发出呼啦啦的声音,刺耳又悲哀。

华九明颓然跪下,望向殿内漆黑一片,不敢近前。若往前,看到的只能是父兄尸首,他不想看。

胸口疼,被人闷住一般,喘不上气来。

夜间值守的太监听到内殿的动静,屏息敛目在塌前跪下“陛下,可是醒了,时辰还早,可再多歇歇。”

华九明恍惚着从梦中醒来,才想起今日是他的登基大典,梦中之事已过去半个月了。长叹一口气后向太监挥了挥手,“退下吧。”

小太监听到后轻手轻脚退出内殿。

这是他自宫变后第一次梦到当日的情形,当日二皇子逼宫谋反,弑父弑兄,华九明自漠北得到消息后奔袭五天五夜赶回汴都却迟到一步,二皇子自知不敌当场自尽。两朝重臣顾昭方于宫变当日凌晨入宫,在众臣工面前于宣室殿牌匾后拿出继位诏书,诏书直言,三皇子华九明人品贵重,可为新君。先帝亲笔另受玺印,无可质疑。

这一夜,十九岁的三皇子失去了父兄,又被父兄的臣工们推上了帝位。

隆盛四年,帝崩。

同年,新帝登基,改国号为永贞。

新帝感念先太子舍身救先帝,尊先太子为端慧太子,命太子太傅顾昭方为中极殿学士,居内阁首辅。

前路艰险漫漫。

华九明握起枕边的玉骨折扇,闭着眼睛却越来越清醒。

折扇是华九明两年前出发去漠北的前一夜长兄所赠,扇骨用了岱阳出产的上好的羊脂玉,光洁无暇,触手生凉。可扇面上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

长兄把折扇拿给他时并未多说什么,只让他拿去玩。华九明走出太子府书房回头望时,长兄还伏在案上批阅奏折,头都没抬一下。第二日华九明出汴都时,长兄也并未相送。

如今回想,那竟是最后一次见到活生生的长兄。

短短两年,时移世易,他归来时看到的只有长兄和父皇冷冰冰的尸首。

华九明辗转反侧直到天光微亮,贴身大太监吴善祥蹑手蹑脚的进到内殿轻声说“陛下,该起身了”。华九明应了一声后,大太监身后宫女太监们鱼贯而入,为新皇换登基服饰,手脚轻柔麻利。众人都知道新皇还在做皇子的时候就喜静,因此不敢弄出太大动静。

华九明坐在镜前闭目养神,身后太监正为他编发,吴善祥从屏风后面进来禀报“陛下,漠北王二公子到了”

“他想必是刚到汴都就来见朕了,让他进来吧。”登基大典之前见了漠北的人,外面的人人大概会有诸多揣测,可华九明对外界如何揣测自己如何想的一向不在意,不如就此让外面的人猜测漠北已经完全倒向他,他也愿意给漠北这个面子。

宋弈之进到内殿的时候刚好看见新帝已装束整齐,明黄的衮冕服明明很合身却显得新帝纤细瘦长,一双桃花眼下各有一颗泪痣衬得人面色如玉。

是个美人,还是个易碎的。

那眼睛里似是有个漩涡,能把人吸进去,却不想出来。

华九明见宋弈之一身劲装直愣愣的盯着他却并不跪拜,咳了一声“你看什么呢”宋弈之本以为自己见新帝不跪拜会被责怪,他也想试探一下新帝对自家这个异姓王的态度,结果没想到新帝一脸好奇倒像真的想知道他在看什么。

“臣在看陛下”宋弈之低头抱拳冲新皇鞠了一躬,却仍旧不跪

华九明眯起眼睛“看朕什么”

宋弈之抬头直视新皇“陛下貌美”他说话声音洪亮,也不知是天生的大嗓门还是故意的。这话一出,连着华九明在内,周围的侍女太监脸上都变了颜色,宋弈之恍若不知,煞有其事地解释道“臣在夸陛下”。

这漠北的狼崽子还真是与众不同,与他父兄行事说话完全不同,他可以说皇帝英俊也可以说威武,用貌美来形容男子,这什么狗屁夸赞,倒像是个浪荡子要调戏良家女子。

不过华九明早起一向没精神懒得搭理他这茬,直接问“漠北王自朕回汴都那日便病倒了,现下怎么样了?”

宋二公子撇撇嘴说“父亲来信说已经好了,说是惦记陛下自己在京中,恐陛下刚登基事忙无暇分身。特意嘱咐臣来京给陛下助力一二。”

华九明又问“世子和世子妃怎么样了。”

宋弈之说“他们没在信中和臣说近况,臣也不知。”

现下漠北坐拥几十万的大军,漠北王又是朝中唯一的异姓王,虽然漠北王和先帝是自幼一起长大的,新帝又在漠北王府居住两年,受了他照拂,可到底华九明不是之前需要庇护的皇子了,做了皇帝的人总要担心臣子拥兵自重,不过是派宋弈之过来让现在这位安心的。

宋弈之不在意这皇位上坐的人姓什么,但漠北自始至终是保皇派。老父亲一定要把他送到汴都来表示忠心,他就必须在这富贵窝里打一打滚,毕竟漠北的军屯每年都不够自足,还要靠汴都筹备。他心里憋着气,对华九明的回话语气也不十分恭敬。

他是漠北王亲手送到新皇手上的把柄。

华九明知道这二公子怕是不愿意来汴都,应该是让漠北王逼着来的,也不责难他“这样,朕身边刚好缺个护卫,那你就直接上任吧,去带腾骧卫好了”吴善祥在一旁暗暗称奇,新皇还在先太子府邸住时就有起床气,本以为这一大早漠北二公子这样不恭敬会被责难,没想到新皇今天倒是好脾气,还给了个腾骧卫都指挥使做。

不过今日宋弈之的行为已经称得上是悖逆犯上,华九明却轻轻揭过不予理会,可见新皇对漠北并没有过分忌惮。

“以后上殿不必卸刀,你们家的人觐见可配刀,这规矩自皇祖父当朝时便有了”华九明抬眼粗粗指了指宋弈之空荡荡的腰间。

宋弈之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说“不是卸刀了,是臣的刀在南宁劈了刃,送去修了。”

华九明颇惊奇地打量他,说“劈了刃?你那刀不是和崎润的刀一样的?那可是个宝贝。”

宋弈之先前的刀和漠北王世子宋堇之的刀除了刀柄纹饰,其余皆是是一模一样,乃是双生的一对,宋堇之那把刀已经用了多年,先太子多年前不知从哪得这么一样的刀,恐怕寻常人配不上,千里迢迢就派人送了过去。

那刀柄上的纹饰还是华九明选的,他记得清楚。

“不知怎么回事,可能是臣哪个劲道用的不对,竟一下就震坏了。”宋弈之说“还是半个月前坏的。”

华九明静默不言,半晌后吩咐吴善祥取来了另一把刀。

环首刀,刀身笔直,没有多余的装饰,却不容忽视。

“这刀放着也是吃灰,你先用着吧。”华九明声音淡淡的,让人听不出情绪。

宋弈之接过刀,掂在手中打量,这刀比寻常的刀具要重许多,对他来说却刚好趁手,“是把好刀,可汴都内怎么还有把这么重的好刀,寻常的文弱书生可是拿不动的。”

华九明坐在镜前撇撇嘴说“给你就拿着,废话那么多。”

宋弈之觉得小皇帝颇有趣,摇着头把整个刀从刀鞘中拔出,一张折好的宣纸顺着刀鞘落在地上。

华九明也看到了,立时慌张要伸手去接,生生克制住,漠然对宋弈之道“拿过来。”

小皇帝架子还不小。

宋弈之捡起纸来,递到华九明面前。

华九明瞥了一眼桌上的信,“嗯”了一声道“下去吧,明天按时当值。刀也拿去用。”

宋弈之砸砸嘴,皇帝给他个腾骧左卫算不得什么大好事,说是天子亲军,得每日在新君面前点卯不说,不能入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没有实权又非锦衣卫这种受重视的亲卫。皇帝这是要好好看住他,既是告诉漠北自己目前并无动漠北的心,又是敲打漠北不要拥兵自重。

只不过宋二公子这辈子随意潇洒,即便被送到南宁历练时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打过许多,现在让他做个侍卫每天按时按点当值,心里憋屈,脸上很不好看。

华九明余光扫过二公子,懒得搭理。

“陛下,时辰到了,该去奉天殿了”吴善祥在一旁小声提醒华九明,华九明刚刚幸灾乐祸的心还没收住就开始头疼了,登基大典异常繁琐,华九明抚了抚额,心情不是很好。

登基礼仪繁杂,华九明一路祭拜祖宗先人,敬告天地,一路俱行五拜三叩首礼,等到最后设案宣读继位直至接受朝臣跪拜时,华九明早已出了一身细汗。

他自出生时就身体不好,母亲敦肃皇后生下他就难产去世,他出生当日江南江北连续下了三个月的暴雨停了,楚江的堤保住了,淫雨霏霏的江南恢复了以往的清明,因此祖父文昌帝给他取了九明做名,意指九州皆明。

文昌帝一辈子风流成性,后宫外戚争斗异常激烈,最后活下来的孩子却只有先帝隆盛帝一个,隆盛帝本也有三个儿子,现如今也只剩华九明一个了。文昌帝对外暴虐,对儿孙却好,大概也知道自己这一脉因为风流就快断了,因此对华九明这个小孙子格外疼惜。

先帝身体自发妻敦肃皇后去世便开始不好,朝中事务几乎全由长子代劳,对他的管教也无法顾全,华九明自幼就被同为敦肃皇后所出的长兄华崇明教养长大,加上皇祖父疼他,华九明小时候经常随长兄一同进宣室殿,边听着朝臣们说话边满地打滚的自娱自乐。

二哥华思俨大他三岁,虽是先帝珍妃所出,可珍妃也去的早,华思俨与华九明同样养在端慧太子处,多年来兄弟三人兄友弟恭,除了被长兄罚抄书外,十几年来也未有过大波澜。

长兄此生抱负皆是中兴朝廷,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可这天下还没救,长兄就走了,只留给华九明一把扇子和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华九明不想救。

与他何干呢,他从未想过做皇帝,从未想过有一日替代长兄,他不过是想做个富贵纨绔罢了。

可他想知道长兄因何而亡,二哥为什么突然逼宫,这太不合常理了。

这事有蹊跷,华九明那时身在漠北,前来传信的人到了漠北王府门口就暴毙而亡,华九明自漠北奔袭了五日回到汴都时也刚好赶上父兄刚刚被害,这一切的时机算的精准,且二皇子在三大营中只动了五军营一个营的兵就冲溃了太子的十二卫,前后几天的时间可以向外再递消息,可另外两个营在华九明赶到京师调兵时才察觉宫变。

这事绝不是内阁说的二皇子党争败落,情急逼宫这么简单。

他已经两年没回汴都,这两年风云变幻,中间的发生的事数不胜数,甚至许多关键的事情都被有意无意的抹平痕迹,让人查无可查。

这人会是谁,有通天的手段遮住所有人的眼。

兴许此刻就在阶下跪拜。

华九明看着阶下臣工皆俯首跪拜,只觉讽刺,这样面上俯首帖耳,真正忠心的能有几个人呢。世家势力盘根错杂,朝中局势不明。也不知有些人往后被清算连根拔起时是否还会如此臣服。

华九明向侧方亲兵侍卫看去,正对上宋弈之在一堆后脑勺里抬起头,黑眼珠到处乱转,和华九明的眼神对上时明显一楞,却不马上低下头,反倒无惧无畏的冲皇帝挑眉一笑,等到华九明面色沉下来时,那颗脑袋已经低下去了。

宋弈之如此行径已经算不尊圣上,大逆不道了,换成旁人被发现可能全家遭殃,可华九明竟然也不生气,只是想到长兄曾说过的话,高处不胜寒,做了皇帝人人畏惧从此便是再亲近的人也没了。

现下或许也不至于高处不胜寒了,华九明觉着这人颇好笑,不如看看这宋二还能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实在不行就砍了了事。

宋弈之此时还不知道沉着脸的小皇帝此时心中念头百转千回已经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了,汴都是潭浑水,掺和一脚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干净上岸,他已经三年未归家了,先前被老爹扔到了南宁,如今一封信把他送来汴都,信中再三嘱咐护好新帝安危。

别到最后我想护你安危,你想要我全家性命。

宋弈之缓缓低下头,不让人看见冷峻寒冽的眸子。

一整日折腾下来华九明已经全身发软,自宫变那日便开始强撑着的精神愈发不济了。

他就不是个能操劳的命,打出生开始就身子骨弱,幼时大病小灾不断,据说是因为敦肃皇后在孕中受了惊吓导致,还是十三岁那年先太子为他请了个江湖游侠做武师傅教他武术,这之后华九明剑法、刀法、骑射都精进了不少,生病也少了,可到底还是底子弱,耍起武来力量不足,只有速度够快。

都说花拳绣腿没什么大用。

可即便如此,华崇明还是送他去了漠北,仿佛要告诉所有人,他这个弟弟要被培养成镇守边境的得力干将。

直到如今,以为自己要驻守边境的华九明被父皇赫然写在了传位诏书中,继位的人不是太子,而是他。

如今已经是深秋,过不了多久就要入冬,华九明出来一身的汗又被风吹,第二日就低热了起来,只能罢朝。

殿内的宫女太监忙进忙出,太医聚在殿内,华九明心烦。

“都出去”他声音清冷,音量不大却天生带着皇家威严“朕不用吃药。”

殿内的御医并着宫女内侍乌泱泱地跪了满地,看得人头疼。

吴善祥静悄悄地敛着脚步上前,为华九明放下帘帐,阖好窗子,无声带着众人退下。

内殿中骤然没了旁人,华九明耷拉下眼皮轻呼一口气,他看着手中那封折好的纸,犹疑起来。

这边宋弈之自登基大典后就溜的飞快,就怕被小皇帝惦记上。绍元和班节跟在自家二公子屁股后面也跑的飞快,生怕被主子落下。

他前脚刚到汴都的漠北王府,嫌弃的溜了一圈,发现到处是灰。这王府在隆盛元年就重修过,到如今也没过几年,因此不算年久失修,但确实太脏,后院子里没有花,全是杂草。

宋弈之和绍元说“你们俩,收拾个院子出来,咱们以后就住这了。”

班节年龄小,平日里说话也口无遮拦,一边被灰呛的打喷嚏一边说“二爷,世子妃怎么也不说在京城这边派几个人常年打理打理,咱们这千里迢迢来了汴都还得自己拾掇屋子。”

宋弈之踹了班节一脚说“哪他妈来的钱,咱们王府那点钱用来养兵都不够,还派人来这收拾,再废话,爷把你卖了换银子使。”

绍元在一旁偷笑,班节捂着屁股一脸委屈的大叫“二爷你说就说,怎么还踹人呢。”

宋弈之没理班节,转头和绍元说“你们俩在这收拾着,我去找酒吃。”

绍元一向稳重,刚到汴都,怕宋弈之不知深浅惹了祸,说“二爷还是买回来喝吧,咱们刚到汴都,别出什么岔子。”

可宋弈之走的飞快,只留给绍元一个后脑勺,远远的喊了一句“甭管!”

班节站在绍元后面嘀咕“都说那些酸溜溜的文人才这么放荡,咱们二爷一耍刀弄枪的怎么也这样呢!”

“闭嘴吧你,小心二爷真把你卖了。”绍元忍着笑板起脸来训班节。

宋弈之出了王府刚转了个街角就看见一佝偻的老头在忙活。

老头头发花白,一边忙活一边吆喝,“现包馄饨咯”宋弈之隔着大老远就听见老头子的大嗓门吆喝了。

“老头儿,你怎么在这”宋二公子在汴都碰到的第一个熟人,竟然是个卖馄饨的。

小老头回身一看,宋弈之的脸就要贴在老头眼前了,老头顿时瞪大眼睛向后退一步,惊讶说道“二爷,您怎么来汴都了,嗨呀,快坐快坐,我去给您下碗馄饨!”

宋弈之随意找了个板凳坐下,散漫道“你馄饨摊终于开遍全国了?不在南宁卖馄饨倒是来了汴都。”

小老儿笑的眼睛都要没了,一边手上麻利的下馄饨一边说“才不是呢,我这馅料方子可不能随便传人。还不是南宁那边都传起了瘟疫,小老儿我消息灵通,抓紧跑到汴都了么。”

宋弈之眯起眼睛问“爷刚打南宁过来,怎么不知道有瘟疫了?”

老头给宋弈之上了两碟小菜说“谁知道呢,老百姓都这么传着,说是从浔州来了不少带着瘟疫的难民。”

宋弈之摩梭着拇指上的玉扳指“浔州这两年也没受什么灾,哪来的瘟疫?”

“嗨呀,这我可不知道了,都说有瘟疫,可咱们也没见到谁就病死了,还是小老儿我胆子小,这事万一是真的呢,我就先跑来占个好位置摆摊罢。”

这可奇了,都传有瘟疫,又没见谁真的生了病。

小老头的馄饨吃起来很鲜美,宋弈之前些年在南宁时,经常去吃。

旁人做不出来的味道,不知道宣室殿里的那位会不会喜欢吃,宋弈之想起来小皇帝双眼下的泪痣,撇撇嘴,姓华的都长的好看,尤其是小皇帝好看的不像话,将来肯定也得似文昌帝一般风流,说不定青出于蓝呢。

宋弈之吃完了馄饨给老头留了点碎银子说“抓紧把你那配方传人吧,不然你这馄饨摊子永远没法开遍全国。”

老头拿着银子乐的眼皮上的褶子能夹死只蚊子“二爷可别说了,我这馅料是独家的,万不能传人。”

想把馄饨摊开遍全国又不肯把配方拿出来,奇奇怪怪的。

宋弈之摆摆手没管他,转头就走。

同类优作